地理常识

大屯火山群

生活词典 changshi.cidiancn.com

阅读: 562

-三大火山群之一。位於台北盆地北缘,崁脚断层以北至北海岸富贵角,由近20座更新世火山组成,依火山体的岩性及层位关系分为7个亚群,由西而东分别为观音山亚群、大屯山亚群、竹子山亚群、七星山亚群、磺嘴山亚群、湳子山亚群与丁火朽山亚群。范围涵盖台北县市,隶属阳明山国家公园,以独特的火山地质与地形景观着称。2002年,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提报为-世界遗产潜力点。

本区的面天坪遗址是平埔族凯达格兰-屯社旧址,因此以大屯为名。1937年(昭和12年)被指定为大屯国立公园,1985年正式划入阳明山国家公园管辖。

约280万年前,丁火朽火山首先爆发,火山碎屑和岩流广泛分布於磺溪下游的沉积岩上,构成多数火山的基础。在大屯火山群的西半部,约今日大屯山的位置,在250万年前岩浆冲开地表的岩层,喷发构成原始的大屯山,但只产生少量且局部的火山碎屑岩,散布在大磺嘴附近,之後便归於宁静;直到约80-60万年前左右,竹子山亚群、湳子山亚群、七星山亚群和大屯山亚群陆续喷发,到了60-50万年前,各个亚群都已略具雏形,仅七星山及大屯山仍有较大规模喷发,但已非急剧喷发,只是局部溢流出熔岩流。後来火山喷发活动完全停止,只剩岩浆余温造成後火山活动。

大屯火山群因喷发时熔岩流黏稠度高,因此多具有锥状外形,主要是由安山岩流、火山灰和粗粒碎屑喷发物连续交替喷发所形成,为层状火山。最高峰七星山,标高1,120公尺,就是标准的成层火山锥体。纱帽山是七星山的寄生火山,是由熔岩所构成的钟状锥丘。古大屯山过去曾形成火山口,因南侧火口破裂,火口壁分离成大屯山、大屯南峰及大屯西峰等,原本的火口洼地,即今大屯坪所在地。区内河川呈现放射状水系,多下切火成岩而成小峡谷。

本区因气候环境适宜,栽培有茶树、柑橘、夏期蔬菜和花卉。矿产方面有硫矿与石材。大油坑、马槽、小油坑、大磺嘴等多处爆裂口、硫气孔及温泉,则是兼具研究与观赏价值的地质景观。本区生物多样性高,包括多种-特有种,如-水韭、-蓝鹊等。

中文关键字:七星山 , 阳明山国家公园 , 层状火山

英文关键字Cising Mountain , Yangmings-an National Park , strato-volcano

参考资料

    何春荪。1986。《-地质概论?-地质图说明书增订第二版》。台北: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,108-109。陈正祥。1993。《-地志中册》:799。台北:南天。林朝棨。1957。〈-地形〉。收於《-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?地理篇第一册地形》。台北:-省文献委员会。 〈大屯火山群的故事〉。阳明山国家公园,「专题导览」。2008年5月30日读取。.ymsnp.gov.tw/web/view16a.aspx。-家公园。np.cpami.gov.tw。阳明山国家公园。.ymsnp.gov.tw。

分享常识给亲友.

下一篇:大武事业区-穗花杉自然保留区 下一篇 【方向键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宝山水库 上一篇 【方向键 ( ← )上一篇】